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
时间: 2014-07-11 07:11 来源: 未知条评论
随着人们对独生子女的重视及对早期教育的投入,现又出现了一些单纯偏重某一方面的现象,特别是偏重智力培养而忽视品德教育的情况较多,这对孩子的发育也是不利的。
对于早期教育来说,我们要求从小就要注意孩子的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的问题。当然,对3岁以前的孩子我们认为可按体、智、德、美的排列来给予教育和发展。这里我们将体放在第一位,因为这是孩子发展的基础,是主干,是支柱,没有体质的发展做保证,其他都谈不到。而智育和德育就像是两翼,要同时发展,如仅偏重某一方面,就会造成偏颇,难免今后会走歪路。
德育教育对于小婴儿来说应该怎样进行呢?由于此时孩子的语言及思维尚未很好发展,不可能采用一般说教的驾驭方法,但并不等于此时就不需要德育教育,而是要从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。
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卫生习惯、与人交往的习惯、劳动的习惯、助人的习惯、思考的习惯等等。这些,家长要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贯穿。比如,孩子6个月以后就会与人打招呼,学说话后也是首先学会称呼,这时家长就要注意培养孩子这种见人打招呼的习惯。开始是教他这种行为,反复强化,使之形成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。再如,孩子在具备了一定的行走、抓物等能力后,他就很喜欢自己做些事情,这时家长可有意识地让他做些事情,在他做成后给予一定的鼓励,这样日积月累,孩子就会养成为已、为他人做事的习惯,还有看书的习惯,集中注意的习惯等等也都是从小可以培养的。
当然,家长一定要注意,有时只是随意的行动,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。比如,有时家长经常与孩子打着玩儿,妈妈抱着打爸爸玩,或被什么东西碰了就去打这个东西,多次如此表现,孩子就可能养成打人的习惯,到幼儿园后就会表现出来,所以,家长在平时的育儿活动中,要有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意识,要注意自己的行动,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一些好的影响,好的行为塑造。
在培养眼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时,还要注意调动孩子的主动性、积极性,要尊重孩子,多给予情绪、情感上的支持,对一些问题态度要明确,对稍大一点的孩子要简单地讲一些道理。不要一切都包办,什么都替孩子做,也不要过度加以限制,使孩子无所适从。
总之,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,对今后的生活是有很大的影响的,良好的习惯,长大明白道理后会更巩固、更完善,而不良的习惯在今后再校正,责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,甚至造成一定的痛苦,所以希望家长要有意识地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为他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