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专注力是保护出来的
时间: 2014-09-17 09:58 来源: 未知条评论
“培养孩子的专注力,” 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无干扰的学习环境。专注力原本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具有的本能。父母应该保护孩子这种本能发挥。当孩子已经出现了上课不注意听讲、写作业心不在焉、做事情也不能专心完成,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给予孩子引导和监督。
当我们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,家长一定要让他专注完整地做完他想做完的事情,这样孩子就会有持久的专注能力。孩子的专注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,而是被保护出来的。当孩子认真地在做一件事的时候,家长一定不要去打扰孩子,让他从容地做完他想投入去做的一项“工作”。
往往破坏就在不经意间
当孩子正在地板上专心地拼积木,他把积木堆成各种他自己想象出的形状,然后又推倒,不停的变换他的作品,堆的时候一脸专注,推的时候脑子里又在构思下一个作品……这时候妈妈过来了:“宝贝该喝水了。”一会儿:“宝贝,你饿不饿?”然后爸爸也凑过来了:“宝贝你在堆的什么呀?爸爸帮你堆一个大房子好不好?”边说边拿起积木动手。本来孩子很专注的正在创造他城堡家园……却被打断了。
然而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写作业一点都坐不住,一会吃东西,一会玩手上的笔,一会又在发呆脑子遨游太空。然后就抱怨孩子不能安生地把作业写完。殊不知问题的关键在于,他成长的环境里总是充满了干扰因素。
把耐心留给孩子
亮亮是个5岁的小男孩,有一天爸爸带他去动物园,进动物园之后发现猴山有很多的小猴子在跳跃,亮亮不走,兴致勃勃地看里面爬高跃低的小猴子。一旁的爸爸说:“猴子已经看过了,我们走了走了,还要看老虎、狮子呢!要不然就看不完了。”小家伙不为所动仔细的盯着猴子们。又过了一会爸爸又催说:“快走了,这有什么好看,看了半个小时还不过瘾!”这时候小家伙拉着爸爸惊喜的喊:“爸爸爸爸,看那只小猴子, 你看它还会用矿泉水瓶喝水呢!爸爸,猴子也有手,对不对?”
有位育儿专家曾经说过:你不要小瞧孩子,孩子具备科学家的品质。一个5岁多的孩子可以看猴子看半个小时,一个2岁多的孩子可以看河马看半个小时,这不但正常,而且可喜。当孩子专注于看,专注于观察的时候,家长不要为了赶时间而打断孩子蓬勃的发现力。与其走马观花快速看完所有,不如一次看不完再来一次,让孩子尽情享受专注的乐趣,发现的乐趣。
保护孩子的专注
3岁的佳佳,在玩积木的时候,不停地把一堆圆柱体放进不同的容器中,然后又把他们取出来。这些圆柱体大小不同,正好可以放进那些容器相应的孔里,就像用软木塞盖住瓶子一样。一切过程看上去缓慢而有节奏。出于好奇,一直在教室外观察她的老师便数了数他这种重复的动作,结果是42遍。所幸的是,老师巧妙的拦住了中途想喊佳佳一起去玩的小朋友。没有人去打扰佳佳,她每完成一个动作的时候,脸上总是不自觉地微笑。到最后佳佳好像累了,环顾了四周后感觉像刚从梦中醒来似的。
佳佳如此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,完全忽略外物。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出现过,专家称之为“重复练习”。每次完成那种体验之后,他们就像完成某种重大的任务一样,充满了喜悦和满足。琪琪其实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,通常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换到另一件事。然而,一旦碰到吸引他的事物,就会忘我地投身其中,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。这时候老师不去干扰,让孩子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,长期这样,他每做一件事情都会非常专注的。
对同一对象所能坚持的注意时间,时间持续越长,注意力的稳定性越强。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个故事,观察他的注意力能集中时间,并记录下来,下一次讲故事可以稍加延长,如果他能坚持听下来,就给她一个小奖励(如一张小贴画),这种情况稳定以后,父母接着适当延长时间。做游戏、画画等都可以,坚持不懈的训练,提升孩子的专注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