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与孩子在“错误”中共同成长
时间: 2014-11-14 11:26 来源: 未知条评论
教育是一种陪伴,教育需要机智,它首先是一种“心心相印的活动”。教育机智之树必须根植于“尊重孩子”的沃土中才能枝繁叶茂。唯有我们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,我们才会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、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智慧。——李镇西
我的失误和顿悟
3月9日中午,我给女儿检查作业时,发现数学《我探究,我快乐》第21页上有这样一道题目:“拼成一个 至少需要几个同样大小的 ?”女儿填了“3”。当时的我没有做过多的考虑,就把女儿批评了一顿:“这怎么能填3呢?分明是需要4个小 !快把答案改过来!”女儿迟疑了半天,拿起了橡皮又放了下来,胆怯地说:“老师就是这么说的!”身为中学数学老师的我,一听这话就生气了,“老师的答案都是对的吗?爸爸也是老师,还是中学数学老师,你怎么不信呢?”这时,女儿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,我还顺势教育道:“要亲师,不要唯师!老师也有错的时候。”女儿很不情愿地将答案改为“4”个,边改边流着委屈的泪水。看到女儿满脸的泪水,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题目,静心一想,如果把上边、左边、右边那三个小三角形拼起来,中间那个就不用再拼了,整个图案就已经拼成了。我这才顿悟,原来女儿填3个三角形应该是正确答案。
这可怎么办?为了追求真理,我必须正视自己的失误,我迫不得已跟女儿道歉:“你的答案是正确的,刚才爸爸欠考虑了!”这时,被我训怕了的女儿开始嚎啕大哭,被压抑了的委屈完全释放了出来。看着被冤枉了的女儿,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,我为自己的“欠考虑、想当然、急脾气”而深感内疚!
平心而论,这个题目出得很有水平,蕴含着很深的思维含量,作为上一年级的女儿,目前还是很难达到这样的思维高度的!事后,我又找了我的几个成绩优异的初中学生来做这道题目,甚至还找了我的同事(数学老师)来求解这道习题,也有很多像我一样答错的。后来,我仔细地想了想,主要还是我们的思考角度与小学生是有差异的,一年级孩子做这道习题时还是强调要动手操作,在实践中去发现真相,而成人化的我们在看这个问题时的视角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这也许是我的教育生涯中的唯一一次教育败笔,竟然发生在了我的女儿身上!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也不是没有失误,真正懂得教育的家长,应该懂得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并从失误中汲取新的前进力量,对错误进行反思。
反思错误,就是犯了错误之后不要轻易地原谅自己,而是拷问自己的心灵:我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?这样的错误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,还是有着必然的思想根源?”如果没有达到,那么这次错误所造成的表面的后果和潜在的危机有哪些?这样的错误蕴涵着怎样的教育遗憾、教育缺陷乃至教育悲剧?这样的错误可能会在我的孩子的心灵中造成怎样的伤害?我是否真正从这次错误中汲取了教训,并从中获得了新的教育启迪?我想,机智的家长应该善于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。
老师的失误与女儿的对话
下午放学回家,女儿对我说:“老师也不是都很认真的!”我问怎么回事?她说:“星期天,我的好朋友小美到我们家来做作业。我看到,她的作业里把对虾(duì xiā)这两个字的拼音写成了dèi xiā,老师没改出来,打对勾了!”我一听,不禁皱起了眉头!但静心一想,作为同行的我们,单位事情那么多,家里又上有老下有小,作业中的错误没有改出来也是常有的事。我如果应和着女儿说老师的不是,那小美的老师肯定威信扫地。我就对女儿说:“老师工作很辛苦,可能有点疏忽了。作为好朋友,你应该帮助她纠正错误,告诉她正确读音。对不对?”女儿表示赞同!她说:“可是我每次出现错误的时候,我的老师都能帮我及时指出来并让我订正,哪怕是一点点小错误!”我顺势说:“你觉得老师这样对你好不好?这是为什么呢?”女儿想了一会儿,说道:“老师对我严格要求是对的!”我接茬道:“老师喜欢你才这样严格要求你的,这说明老师很关注你,老师总是喜欢最优秀的孩子。你说是吗?”女儿听了以后,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,好好表现,争取成为一个各方面都出色的让老师喜欢的好孩子!
直面错误,抓住细节和点滴,及时适当地对孩子进行疏导教育,往往要比讲大道理效果好。在孩子开放的教育过程中,他们常常会有一些与家长事先预想的环节“脱轨”的想法。而孩子不同的想法,乃至错误的认识,都可以是完善教育过程的动态生成性资源。教育环节的推进如果能纳入这些变化的实情,巧用错误,进行疏导,把细节做大,必将形成新的、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育步骤,这样往往能使教育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新场面,从而实现高质量、高效益的回馈。因为“细节”本身就是一种资源,它是应该疏导并开掘的,细节的开掘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。
孩子的整个教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疏漏和错误,而这些疏漏和错误恰恰是生动而真实的,也是有价值的教育资源。在细节教育中,家长应恰如其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,用自己的慧眼和慧心,发现和捕捉细节,利用和驾驭错误,审时度势,及时调整教育策略,寻找蕴藏其间的教育智慧和真谛,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。
“不经历风雨,怎么见彩虹?”错误是宝贵的,只有在“出错”、“纠错”、“反思”、“改进”的过程中,教育才显示其独特的无限魅力和有效的教育智慧。
就这样,我在“错误”中陪伴孩子成长,在自我解剖中走向“真教育”。